蓝凌是国内生态OA引领者、数智化办公专家及知识管理领军品牌,是智慧办公践行和推动者。21年深耕OA领域,坚持为传统企业办公赋能创新,成功服务数千家500强及行业百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,引领大数据及AI时代下的智慧办公新方式。
过去一年,AI大模型,历历在耳、炙手可热,更是给协同办公市场带来智能新风潮,从传统OA三巨头到“钉飞书”,都推出自己的智能办公新品。
2024年,将是真正“智能涌现”的一年,蓝凌研究院整理10个小趋势,供大家参考。
1、AI原生全面加速
Gartner预测,2026年超80%的企业将使用生成式AI的API或模型,或在生产环境中部署支持生成式AI的应用,而在2023年初这一比例不到5%。
智能应用将从 “+AI” 向 “AI+” 转变,不再被视为模型能力的搬运工,而是一开始设计就思考AI融入的产品,这将能满足更多企业的深层行业需求。AI原生,作为一种数智生产力新范式,将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、个人的共识,驱动协同办公市场创新应用,在更深、更广的行业领域实现价值。
2、小模型渐唱“主角”
小语言模型(SLM)的兴起正逐步挑战大语言模型(LLM)主导地位!IDC调研显示,目前60%的企业使用大模型公开版本,2年后会降至17%,更多企业会将AI应用建立在私有、专属模型上。企业专属大模型,及运行在手机、汽车、物联网等端上的小模型等将成为新热点。越来越多人认为:做小模型的本质,其实是在做离用户更近的模型。
效率高、成本低、易于定制。这些特点使得SLM在多种应用场景下,成为LLM的理想替代者。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表示:企业如果基于行业大模型,再加上自身数据进行精调,可以建构专属模型,打造出高可用性的智能服务,而且模型参数比通用大模型少,训练和推理的成本更低,模型优化也更容易。
3、超级助理纷上岗
大模型为数字人“注入灵魂”。从微软的Copilot到蓝凌的“蓝博士”,从飞书的智能伙伴到钉钉的AI Agent超级助理,未来企业将迎来越来越多不同岗位的“数字员工”,AI在协同办公领域的落地正全面加速。
过去,企业办公大多依赖图形界面,随着功能按钮越来越多,界面变得超级复杂。AI超级助理或助手的出现,让通过自然语言交互,使用文字或语音输入就能完成工作成为可能,就像一位真实的“同事”。AI超级助理是“感知系统+行动系统+思考系统”的三位一体,感知系统基于各种丰富场景输入各种类型数据,行动系统借助于低代码的手与腿;思考系统支撑长短期数据、互联网公开数据,同时具备行动规划能力。
AI超级助理可以随需构建,像工作助理、学习助理、公文助理、低码助手等,能让任务执行更主动、知识获取更直观、问题解决更彻底,让智能工作在每个岗位上发挥更多价值。
4、专属语料库提速
语料数据、算法、算力是人们熟知的大模型发展三大要素。企业专属大模型语料库,对于企业AI应用的价值体现为:高度针对性的语言学习材料,确保训练出的大模型,能够精准地理解和生成与企业业务相关的语言内容;也能为企业创造独特竞争优势,例如提高客户服务满意度、提升内部工作流程效率以及创新业务模式,更能确保证数据来源的合法性和隐私保护,有助于排除潜在的合规风险。
专属语料库的构建,涉及到组织内外部数据与知识采集、预处理与清洗、数据标注与增强、数据划分与验证、语料训练与优化等工作,企业如果具备知识库规划、构建及运营经验,将大大方便语料库建设。
▲ 蓝凌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知识管理平台
知识图谱提供了一种从海量文本和图像中抽取结构化知识的手段,让知识获取、整理、应用更智能……基于知识图谱的知识管理平台,覆盖知识智能入库、智能入图、智能编写、智能采集等应用,将大大提升企业构建专属语料库的效率与质量。
5、数据安全加“护栏”
在一个AI无处不在的世界里,数据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资产,为AI模型和应用程序提供养分。清华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、伏羲智库创始人李晓东教授认为:AIGC发展,带来数据跨域流动和流量入口的重新分配,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将发挥更基础性的作用。另一方面,AI产业发展所高度依赖的数据资源的确权和开放也越发重要,在发挥人工智能作用提升生产力和商业效率的同时,也要注意关注人工智能潜在的安全风险。
从国家政策到企业行为,数据安全被高度重视。AI TRiSM作为提供用于模型运维、主动数据保护、AI特定安全、模型监控(包括对数据漂移、模型漂移和/或意外结果的监控)以及第三方模型和应用输入与输出风险控制的工具,正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关注。IDC调研发现,73%的企业表示会制定全公司AIGC范围适用的标准规范。
6、数智空间新升级
智能助手将成为组织内协同办公的核心交互界面,员工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对话方式获取信息、安排日程、管理项目等,大大提升了人机交互体验,也将重塑移动互联网时代形成的办公入口和应用格局。
数智化工作空间(MK-workplace)也将不断进化,将传统信息化“基于流程做系统”的模式,升级为“基于空间做赋能”的模式,支持多维组织自维护;融合门户、空间、群、场景等不同空间管理能力,实现对员工的有效赋能,和更极致的用户丝滑体验。
7、AI增强代码开发
AI增强开发指使用生成式AI、机器学习等AI技术协助软件工程师进行应用设计、编码和测试。AI辅助软件工程提高了开发人员的生产力,使开发团队能够满足业务运营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。这些融入了AI的开发工具能够减少软件工程师编写代码的时间,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开展更具战略意义的活动,比如设计和组合具有吸引力的业务应用等。
据Prosper Insights & Analytics的最新调研显示,在不同年龄段的群体中,大约有8%到14%的人正在使用ChatGPT进行开发工作。据低代码专家:蓝凌软件表示:AI将为低代码技术插上“超自动化”新翅膀。AI加持,能让蓝凌低代码的高效再提升30%以上。
8、流程超自动化
据爱分析的定义:超自动化指利用 RPA、iPaaS、AI、低代码、BPM、流程挖掘等自动化技术,实现组织端到端流程自动化以及新业务流程快速编排,帮助组织提升效率、创新能力和客户体验的平台产品或解决方案。
智能时代,AI由工具升级为超自动化“大脑”,用来控制运营自动化阶段的“神经系统”。软件工程师们的大部分职责由AI担任,AI决定选择哪些自动化工具以及如何组装流程。用户直接把新流程甚至新业务诉求传递给超自动化智能交互机器人,机器人自动把业务流程按照推理得到的规则进行快速编排,成为CXO的高效助手。
9、AI商业化探索
2024,AIGC的商业化将呈现更多可能,涉及基于Token计费、按月订阅收费、广告收入、按调用次数收费以及定制化“软件+硬件”服务等。
微软的AI编程工具GitHub Copilot已拥有150万用户。对于个人客户,GitHub Copilot的订阅费用为每月10美元;对于企业客户,订阅费用为每月19美元。根据微软最新的财报,这家互联网巨头通过大模型技术推动了周边业务的营收大幅增长。
在中国,一些厂商将大模型商业化与现有服务相结合,推出了按照调用次数收费的落地应用场景商业化方案。而对于大型企事业单位,如银行、保险公司和高校等,更倾向于选择定制化或一站式服务。这些服务不仅涵盖大模型系统,还涉及服务器等硬件综合解决方案。
10、生态可持续建设
未来,组织内人人都可能成为系统或应用的开发者,软件公司将变成智能系统运行商,应用之间广泛的调动与协同,将塑造全新的生态格局。平台公司、ISV、国企数科公司、大型集团三产公司、咨询公司,甚至自由职业者等,都可能在一个生态里碰撞出意想不到的“火花”,如何共创共享,让生态可持续发展成为关键。
目前,AIGC浪潮,正从大模型涌现、应用层快速创新,步入深度业务场景应用阶段,联合更多距离业务一线更近的伙伴,一起共创AI原生应用,将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,也将带来生态的共赢新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