蓝凌是国内生态OA引领者、数智化办公专家及知识管理领军品牌,是智慧办公践行和推动者。21年深耕OA领域,坚持为传统企业办公赋能创新,成功服务数千家500强及行业百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,引领大数据及AI时代下的智慧办公新方式。

企业协同办公在执行中起到什么作用?

 


协同≠协作


为什么说“协同”不等于“协作”呢?


让我们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。一个瞎子在森林里迷路了,他在森林里乱闯,走了几天也没有走出去。就在他快绝望时,突然被脚下的一个东西绊倒了。瞎子在地面上摸索着,发现自己跌在一个瘸子身上。瞎子与瘸子开始商量怎么走出森林,瞎子说,我已经在这个森林里折腾几天了,因为我看不见,所以找不到出去的路。


瘸子说,我也躺在这儿很久了,因为我站不起来,所以也无法走出去。他们就这样聊了一夜,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。天亮的时候,看见头顶上从树缝里射下的阳光,瘸子突然大声叫起来,他说,我想到办法了,你把我背在身上,我来告诉你往哪里走,我们联合起来,就能找到走出森林的路。


上面这个故事,大家说是协同还是协作?有次我在课堂上讲这个故事,有人说是协作,有人说是协同,还有的说协作协同都无所谓,因为协作和协同本来就是一个意思,结果争论到最后也没有个结果。最后我告诉他们,说协作肯定是没错的,说协同也不算错,但更准确的说法,应该是协作,而不是协同。


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呢?因为现在我们所说的“协同”,从概念上来说,已经远远地大于“协作”了。也就是说,协同的功能已不仅仅是瞎子背着瘸子这样的事了,这样理解,思路太狭窄了。那种协作协同都无所谓,本来就一个意思的说法更是错误的,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协作,更不知道什么是协同那到底什么是“协同”呢?

 


从字面上理解,“协同”和“协作”的意思相近,协同是“各方互相配合或甲方协助乙方做某事”,是人与人之间的协作,或说合作。协同也并不是新生事物,它是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,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,在这个技术至上的商业社会里,作为一个新的热点,“协同”概念开始有了更深的含义,它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协作,也包括不同应用系统之间、不同数据资源之间、不同终端设备之间、不同应用情景之间、人与机器之间、科技与传统之间等全方位的协同。


的确,“协同”的概念在最近一段时间被炒得火热,以IBM和微软两位IT巨头在企业协同办公软件领域的崭新动作为标志,协同的理念频频在各种正式或非正式、专业或大众场合亮相,并且随着世人对下代互联网形态的憧憬,开始隐隐显露出某种程度的重任在肩、前程程远大的使命感,协同的概念正在由从前特指“协作”而被日益泛化。点击科技总经理王志东,是这么看待“协同”这个概念的:“整合各种分散的资源,使之进行充分的的配合,来完成共同的目标。”在协同的过程中,平台的策略变得至关重要。王志东认为,协同应用这个概念更多的是一种思想、是一种基础的体系结构;而这个体系结构,这种思想理念,可以应用到信息化的各个领域。


比如应用于管理系统,包包括企业管理、各种业务流程的管理等。不仅仅在办公软件、管理系统等领域,协同的理念早就已经冲破了“协作”的边界。人和人之间、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协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机器来说,这样的命题也同样成立。


关于协同,来自美国某研究机构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,目前绝大多数公司不能实现充分的工作协同,因而只能对仅仅20%的企业信息资源进行真正的优化与管理,而另另外80%的有用资源,尤其对企业至关重要的客户信息,则则分别残留在电子邮件里、内发的文件中、从网络下载的各种页面上,以及由企业应用程序生成的报告里,不能产生价值。


令人遗憾的是,我国企业目前的情形与上述调查中的“绝大多数公司”颇为相似。从某种角度看,信息化一方面是业务处理信息化,另方面是管理信息化。而我们的绝大多数企业,只做到了前者,而忽视了后者。也就是说,我们许多人并没有理解真正的协同,而把协同混同于协作了。所以在这里,我们一定要明白协同和协作的根本性的区别。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,协同更倾向于对问题的快速反应能力、高效顺畅的生产节拍以及部门间的信息流畅等,充分体现了一个企业各部门协同作战能力,以及健康的企业文化。


比如质控部门不仅负责质量监督,而且要参与生产管理,提供改善建议和具体措施。生产部门对产品质量也致力于自主管理,通过逐步提高过程能力,以持续稳定提升产品质量,并且对其他部门提出的建议只要可行便能快速合作改善。


一句话,所谓协同,就是发挥组织的最大功能。协同在当下的管理中的内涵已得到了极大的拓展,它是保障有效执行的关键环节。

相关资讯